建筑滲漏一直以來都是困擾家庭和建筑行業的世界性難題。從2018年開始,全國多地陸續出臺了多項技術標準以支撐“結構自防水”體系,縱橫防水行業多年的傳統防水材料、技術出現變革跡象,更迭路徑逐步顯現。新型防水材料可以令建筑墻壁像人體細胞一樣自動“愈合”,一場“建筑防水”的技術性革命正在悄然掀起。
2019年1月,張軍和他的同事在合肥市朗凱奇同大工業園實驗中心筑了一個1.8米×1.8米的水池,水池用混凝土澆筑。1月14日中午12時,實驗正式開始。
張軍先在水池里放滿水,然后在混凝土水池表面砸開一條約0.44mm的裂縫,水很快沿著裂縫慢慢向外滲漏,試驗水池旁邊一臺攝像機負責24小時記錄。
1月17日中午,水漬幾乎滲透到整個水池表面。但是從那以后,滲透的情況慢慢開始好轉;1月24日,也就是10天以后,奇妙的事情發生了,水漬消失不見,而那條0.44mm的裂縫竟然自動“愈合”了。
這并不是“魔術”,而是一次建筑防水實驗。防水工程師們建造水池時,特地在混凝土中加入了一種“滲透結晶防水材料”。而這種無機材料和混凝土的結合則催生出了一種“自愈合”的防水效果。
朗凱奇防水科技科研中心主任張軍告訴記者,在混凝土初凝期,“滲透結晶防水材料”所富含的核心活性成分可以催化、激活水泥水化反應,生成大量針狀結晶體,填充、封堵混凝土的孔隙和毛細管,從而達到防水抗滲的目的。
與此同時,“滲透結晶防水材料”還有一項特殊功能,可自動修復在混凝土水化過程中因水化熱溫度過高、以及混凝土遭破壞而造成的0.4-0.6mm裂縫,這也是其傳統防水材料所無法比擬的特點。
“這種自愈合的新型防水材料可以用于隧道、地鐵系統、橋梁、水壩、涵洞、地下室、運河以及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?!崩蕜P奇品牌制造商、中國建筑防水協會常務理事、安徽省建筑業協會防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喬啟信表示。
喬啟信指出,傳統防水一般是通過在建筑表面加涂“防水層”來實現建筑表面的抗水性,這也被稱為柔性防水。相較于此,“自愈合防水系統”則是從提高建筑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性能做起?!巴ㄟ^在混凝土內部植入防水基因,讓防水材料與建筑本身融為一體,像人體細胞一樣不斷生長代謝,發現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微小裂縫后進行不斷的自檢與修復?!?/p>
簡單來說,傳統防水就像是在傷口上貼“創口貼”,堵住“出血點”;而自愈合防水系統則更注重讓建筑肌體在內部“愈合”,使其生長愈合。
2018年6月,海南省住建廳在《海南省建筑工程防水技術標準》4.2.1中明確提出,防水工程設計可選用結構自防水的方式實現。與此同時,海南、山西、陜西、廣西、湖南、廣東深圳等地也陸續出臺相應地下工程防水規范,強調以結構自防水為主,局部配套柔性防水進行加強。
2021年,安徽省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也在《工程建設領域適宜技術(產品)綜合性能評估意見書2021》中明確“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劑符合現行標準要求,適宜在安徽省建筑工程應用”。
“在規范的使用年限內,肯定會出現許多新材料、新做法、新工藝,所以規范也需要不斷進行修改、調整?!薄兜叵鹿こ谭浪夹g規范》主編、總參工程兵科研三所教授級高工冀文政表示?!澳壳靶袠I內對結構自防水的重視度正在提高,結構自防水是未來防水行業一大趨勢。我們必須注重結構自防水,這是治標、治本的辦法,是長治久安的解決之道?!?安徽省建筑業協會建筑防水專業委員會會長廖紹鋒表示。這既是一場技術革命,也是一場綠色革命。(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梁巍 實習生 王鵬)